日期:2025-06-22 11:07:25
《白马将军彭雄》
“涝怕阴,旱怕晴,日伪汉奸怕彭雄。”
这首民谣在湖西地区广为流传,歌颂的是八路军黄河支队司令员彭雄的英勇事迹。老百姓以这首歌谣形象地展现了彭雄与日伪汉奸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场面。彭雄身上有一个特殊的绰号,“彭猛子”,这不仅是对他在战斗中的表现的称赞,也是对他坚决打击敌人的一种民间诠释。由于彭雄无畏的战斗风格,他不断给敌人带来沉重打击,令日军恼羞成怒。日军对此采取了极端的报复行动,派出了大量间谍和特务,企图渗透和摧毁黄河支队的力量。更是集结了重兵围剿黄河支队,誓要一举消灭它。
某次,黄河支队一部分人员在进行一次与敌周旋的行动时,被日军包围了。为了确保部队及村民的安全,彭雄在危急时刻决定为大部队掩护突围。他骑上一匹白马,冲入敌人的包围圈,手持驳壳枪,一边疾驰一边开火,场面犹如赵子龙单骑救主般英勇。日军派出汽车紧追不舍,彭雄凭借他那匹骏马和卓越的骑术,纵马跃过一道深沟,成功甩掉了追兵。随着他的英勇事迹传开,他被人们称为“白马将军”。
展开剩余73%当时,黄河支队的军力并未集中,而是分兵作战,既为了防止被敌人一举歼灭,也因为后勤补给的有限。敌人几乎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刚刚建立的根据地正在日益缩小,形势异常严峻,而黄河支队的大部队也远在别处。为了确保不被敌人困住,彭雄组织部队采取夜行的方式,绕开主要道路,通过山沟小道行进,每次都能神奇般地跳脱敌人的包围圈。
1940年夏,彭雄的部队暂时驻扎在单县的张寨。为了了解敌情,彭雄命令侦察参谋王五顺前去邻村侦察。在他查看军用地图,准备接下来的行军计划时,哨兵突然报告敌人有动静。彭雄迅速站起,拿起望远镜登上了房顶,从西北方向望去,只见道路上尘土飞扬,敌人机械化部队迅速逼近。
形势一度非常危急,彭雄和他的部队仅有数十人,而敌人不仅兵力强大,还有重型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彭雄决定不能首先撤退,因为他不忍心将无辜的村民置于敌人的屠刀下。他果断地指挥一部分人协助村民撤离,剩下的部队则趁机占领村里的制高点,封锁敌人进村的道路。
果然,敌人的汽车很快停在了村头,几百名日本兵气吞万里地朝村子扑来。面对敌人的气势汹汹,彭雄并没有退缩,反而在村中设下埋伏,指挥部队实施突然反击。当敌人距离村头仅有几十米时,彭雄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开火,将敌人压制住。敌军在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下,阵脚大乱,有的士兵当场死亡,有的受伤逃窜。
就在敌人暂时后撤时,彭雄点燃了他惯常的香烟,仿佛面对死亡也不曾慌乱。这个习惯,成了他英勇形象的一部分。每当战斗激烈,他总会抽上一支烟,深深吸一口,似乎在让自己冷静下来。然而,敌人并未就此罢手,迅速组织了新的进攻,弹药猛烈地轰炸着村头。就在这时,一颗炮弹掉落在他身边,炸起的尘土将他掩埋,机枪手倒地身亡,彭雄却毫不犹豫地从土中爬出,抱起机枪继续为战士们提供火力支援。
随着敌人反复进攻,战斗愈发惨烈,彭雄亲自冲锋陷阵,他的英勇激励了身边的每一个战士,大家为保卫家园,不顾一切地奋勇作战。经过数次激烈的反击,敌人的进攻终于被打退。天色渐晚,战场上陷入了短暂的平静。此时,负责群众转移的作战参谋报告说,村民们已经安全撤离。
然而,敌人迅速察觉到八路军保护老乡撤离的方向,重新调动车辆追击。彭雄早已预料到这一情况,早早布置了阻击队,但敌人气急败坏,派出大量军力猛压阻击队。眼看敌人突破了阵地,彭雄毫不犹豫,指挥部队快速撤退,并亲自骑上了他的白马,跃入敌人的汽车群中。
敌人看到一匹白马冲了过来,顿时乱作一团,枪声大作,白马仿佛一道白色的闪电,时隐时现。彭雄一边奔驰,一边用驳壳枪精准地击毙敌人的驾驶员和指挥官。敌人奋力追赶,但彭雄凭借地形优势,带领战士们利用田间小路、沟渠等地形,成功甩掉了敌人,最终实现了部队和老乡的成功撤离。
这场战斗,黄河支队付出的代价极小,却成功保护了数百名村民的安全,消灭了四十余名日伪军,展现了彭雄卓越的指挥才能。战后,“白马将军”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苏鲁边区,甚至连敌人听说彭雄的队伍到了,也不敢轻举妄动。许多曾见过各类豪杰的土匪刘黑七,称彭雄为“真英雄”。
后来,彭雄被调往南方,担任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在赴延安的途中,他遇到了敌人的军舰,仍然毫不畏惧,带领战士们展开激烈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5岁,英勇地倒在了小沙东海战役中。
彭雄的英勇事迹成为后人传颂的英雄传奇,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的尊严,树立了抗日英雄的丰碑。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平台佣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