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6 12:47:20
福建、江苏近期的人事调整,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干部履新的背后,不仅是个人的职场跃迁,更折射出地方治理的新思路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细看这几位主角的履历与表态,我们能读出怎样的深意?又给基层治理带来哪些启示?
朱正扬:多岗历练,为民服务见真章
据湄洲日报报道,朱正扬已正式担任莆田市委常委、秘书长。他1975年出生于莆田,本地成长、本地服务。从秀屿区办公室主任到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总经理,再到生态环境局局长、副市长,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人工采访走访中,有基层同事评价他:“说话不绕弯子,做事有章法。”这样的干部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对地方经济、民生需求门儿清。
近年来,全国上下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优化工作作风。此次全市党委和办公室系统会议强调整治形式主义,无疑是在为广大一线人员松绑,让他们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这种务实担当,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陈洪尧:教育领域深耕细作
再来看陈洪尧,他刚刚被任命为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省教育厅副厅长。在职研究生学历加哲学硕士背景,使得他既懂理论,又接地气。从高校政治辅导员,到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再到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扎根于教书育人第一线。
编辑组曾电话连线其老同事,对方直言:“陈对青年教师特别关心,经常下班后还跟大家谈心。”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这样有情怀、有能力的管理者无疑将成为推动区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张峰:扛起“全国经济最强镇”重担
玉山镇,这个名字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各种榜单之首——2024年GDP突破1135亿元,被誉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阵营中的佼佼者。而如今,新张峰走马上任。他此前长期在昆山市工作,从副市长一路升至市委常委,可谓知根知底。在交接会上,他公开表示要“夙夜在公”“克难奋进”,并承诺与全区干部群众一起拼搏,把发展与安全统筹好。这番话虽朴素,却透露着责任感,也让当地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只要政策稳定,我们就敢投!”一位本土制造业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三地案例折射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从上述三人的经历可以看到,无论是福建还是江苏,都更注重选拔那些懂业务、善协调、有担当的人才。不搞花架子、不玩虚招,而是真刀真枪干事业。这也是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体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乡镇GDP千亿俱乐部成员持续扩容,“能干成事”的带头人越来越受重视。(人工编辑手绘箭头→)
建议与展望:激活“一池春水”
未来,各级组织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让愿意扎根基层、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试者撑腰鼓劲。此外,还需强化跨地区交流学习,比如玉山镇的发展经验完全可以推广至其他县域,实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蓝图。(编辑组随机街采反馈)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像朱正扬、陈洪尧和张峰这样的实干型领导,会不会成为更多地方追逐的新标杆?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你希望家乡由什么样的干部来带领前行?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观察家#
配资平台佣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